第202章 自酿苦酒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月底家族会议并无什么实质内容,结束,次日八月初一一早,从历城赶回来的赵鼎明只在中所宿夜,天刚亮就出发,紧赶硬赶,赶了回来。

今日海边,赵期昌正监工修建码头,并扩大鱼围。鱼围以石木垒砌,主要就是弄一块防浪、吸引鱼群方便捕鱼的东西。

与巡抚彭黯的谈判还在继续,这人如赵期昌预料的那样,的确对登州卫捕倭军很感兴趣。不是赵期昌多厉害,也不是彭黯不会掩饰,而是任何人站到巡抚的位置上,都需要一支嫡系武装撑场子。

彭黯一来就将原来的巡抚中军标营一脚踢到广东去,反倒是赵期昌这边儿反应太慢了,才逼得彭黯派吴知府传话。故而,赵凤翼按赵期昌的意思去拜访彭黯,自然一切顺利宾主俱欢颜,成功拜彭黯为师,在赵期昌看来是成功拜了一个江西人为师。

拜了这个封疆大吏、国朝重臣之一的彭黯为师,赵凤翼在官场上才算是找到组织,算是入行了。

白石墩东北角的临海大石上,赵鼎明盘坐着端着茶汤,讲述着:“彭黯是个人精,不同意老三的原定方案。他看重捕倭军战力,却更看重我赵家。”

赵期昌躺在一旁晒太阳,脸上扣着书,声音懒散:“果然,不出所料吧。大兄,你我同在登莱为将,彭黯不放心。”

即墨三营,即墨可是在莱州府,即墨三营的游击将军,统管的不只是登州府诸卫,还包括莱州府,登莱就是古胶东国,登莱不分家,所以这个游击将军掌控即墨三营,登莱两府的卫所不会有什么生疏、抵抗。

更何况赵鼎明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登州卫世袭副千户,登莱卫所对登州赵氏不陌生。再加上莱州卫里,掖县赵氏占据着极强力量。

在赵期昌崛起以前,登州卫这边的赵家勉强是卫前十家族,那么人家掖县赵氏就是莱州卫前三家族。莱州府本就没多少卫所,莱州卫已经被掖县吞并,连千户级别的所城都没了,只有南边远离掖县的卫所还勉强割土,以传统卫所的形势在延续。

登莱这边,此时登州水寨参将玄成武镇在那里,基本上只管水寨事务;陆上是赵鼎明的名声最为响亮,其次是督造朱高城的守备将军赵期昌。朱应奎虽然是登莱道员,是登莱地区一号人物,可这是个流官,地方豪强并不在意朱应奎,他们更怕土生土长而崛起的赵氏一族。

而赵期昌的年纪、官位、能力摆在那里,人人都不敢得罪赵氏,都十分看好赵氏今后在朝中的发展潜力。就是赵期昌此时不去搞军事,光混资历,也能在四十岁左右成为左右都督,稳稳的一地总兵资历。

干起锦上添花的事情,这帮人一个个的都挺拿手。这就导致赵氏的门楣、声望与日俱增。

赵期昌以及赵鼎明待在家里,每日都有登莱地区的各路豪杰前来拜访。甚至外地来的客商,也会略备薄礼过来拜访一下头号地头蛇,以方便做买卖。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赵鼎明三年任期满后调转他地,赵家就能成为登莱地区黑白两道上的头号地头蛇,这种地位会在三年后彻底稳固,并随着赵期昌下一波向官位的冲击而向着整个山东蔓延。

所以,按照赵期昌的计划拆分捕倭军,先将捕倭军内部肃清,将旁的声音压下去后,从内到外,赵家才能完成彻底的升华。

然而,巡抚彭黯看中的捕倭军是赵氏率领的捕倭军,不是赵氏一族剔除过滤出去的捕倭军。前者是一个整体,后者则是渣滓,挂着捕倭军标签的渣滓。

将领对军队的作用,在这个时代不言而喻。一个能指挥百余人进退自如的军官,都是一时俊杰。如赵期昌这样拥有无数信息堆积下来,可以调度全局进行作战的将才,实在是太过难得。

赵期昌经历过的磨难,已经让他习惯于搏杀,渴望通过搏杀这种简单粗暴有效率的手段获取自己想要的优渥生活和出入车马伴随的地位。他不反感厮杀,乐于厮杀,他已经时代、命运逼迫,习惯并喜欢上了厮杀。

他有无数的信息作为资料参考,也有一颗无所畏惧的战心,他具备成为一个优秀将领的一切因素,尤其是冷静。

他实在是太过耀眼,彭黯来到山东已经听了很多次赵期昌的大名。按着赵期昌的计划分裂捕倭军,彭黯怎么可能答应!而且,彭黯更有自己的考虑所在,他想要的太多了。

彭黯的确很想改编捕倭军为中军标营,可他希望赵氏作为这支新的中军标营骨干力量。

赵鼎明陈述彭黯的诚意,拌着指头一件又一件:“彭黯讲述了山东诸军和各处军队的缺陷,准备建立一支精锐兵马。若我捕倭军全员编入,则是为兄我充任中军游击将军,并许诺其离任前,使得为兄高升都指挥同知,掌印都司府。”

卫里官员编制超编,就有掌印一说;都司府超编自然更厉害,有掌印这类实际决策者,还有分担某项事务的都司府掌事,即掌管某事。五军都督府亦然,锦衣卫体系也是如此。真正决策的不是指挥使、都指挥使、都督,这些类似于军阶、军衔,真正干的实职会另行任命。

都司府这边掌印是从一帮都指挥使、都指挥同知中选取,如果没有合适人选,则会从勋戚中选拔乃至是外省调派。

光彭黯给赵鼎明这边的待遇就很不错了,虽然都是游击将军,但巡抚中军标营的游击将军基本上干满三年是铁定升职,而都指挥同知掌印都司府,干满三年这类实际一把手也会升职。

所以六年后,赵鼎明则是妥妥的正二品都指挥使,那时候才五十岁不到,有足够的时间作为缓冲,让他升到都督府佥事、右都督,左都督。就算不走运只升到都督佥事,死后按例追封一级成为右都督,那各种丧葬规格将是极高的,对家族声望提升也是本质性的。家中有没有先人当过都督,完全是判断是否将门的硬标准。

看着赵期昌,赵鼎明有些脸红,他已经被彭黯许诺的平坦前程所收买,扳着指头继续说:“老三你则是彭黯亲卫将,张茂那老贼则是中军副将游击衔。另有三个千总,彭黯属意王文泽、田启业以及于家的于学文这三人。”

赵鼎明说着合上最后一个指头:“中军标营一切营务归为兄管理,彭黯不插手,一切所需物资彭黯都会解决,他要的就是一支听他调遣,能打胜仗、军纪优良的中军标营,其他一概不管。”

赵期昌听着已经明白了赵鼎明的心思,问:“大兄,小弟的前程在何处?”

稍稍犹豫,赵鼎明道:“老三这里稍微麻烦一点,彭黯眼尖看中了老三。若是彭黯离任,老三想留在山东,则会与为兄一道叙升都指挥同知,想去山东哪里,彭黯都会想法子完成。若是老三愿意跟着彭黯离开,他也会升老三做都指挥同知,再想法子将老三调到麾下。”

赵期昌一骨碌翻起来,脸色直接阴了,努嘴问:“他任满后,想去哪里?”

赵鼎明笑了,悻悻而笑,摇着头道:“彭黯猜中了,他说你一定会问这个问题。若是老三愿意带着中军精锐骨干跟随他,他就去九边做事。若是老三不愿意,他就去南边或漕运上做事。”

见他被彭黯折服,话还说的如此好听,赵期昌也不意外。他认为彭黯有一定几率收下赵凤翼做学生,接受他释放的信号。可事前,赵鼎明父子都觉得这有些不可能。他们更觉得彭黯收下赵凤翼,是看得起赵家,在传统武人的思想下,赵鼎明愿意给彭黯拼命,因为高贵的巡抚大人看得起他,以及自家的一些考虑,就促成了赵鼎明的转变,仅此而已。

这不是是否投靠彭黯的事情,影响的不说卫里,光赵家内部就是一场关系未来最少六年内的大事。

因为一旦捕倭军全员改编,在中军标营效力这个阶段,赵鼎明就是实质的首领,他将踩在赵期昌的肩上,俯视捕倭军体系内各家族,接受各家族对他的效力,他的威望、权力、资格都是建立在赵期昌身上的。

他将成为捕倭军的代表去与巡抚彭黯打交道,也将作为彭黯的代表人与捕倭军各家谈,话语权都在他身上。

而彭黯离任后,赵鼎明又将成为都司府掌印,掌控山东诸卫。到那时,大房将彻底夺回在家族内部的话语权,赵凤翼又是彭黯的学生,今后赵凤翼接替赵鼎明留下的威望,赵家内部的一切,都是他们父子决策,那么赵期昌、三房怎么办?

按着赵鼎明的意思,也就是全员改编依彭黯的意思来搞,赵家大房、三房必然分裂,因为赵期昌不可能放弃这一切。他必须做赵家的家主,这样他才能操纵三房以外的登州赵氏家族资源,进而吞并掖县赵氏,扩大可控制资源范围,进而更好的完成他心中的一系列计划。

所以这不是简单的依附彭黯的事情,也不是赵家内部分裂的事情,而是非常复杂的事情。因为赵期昌觉得彭黯这一切的计划,过于复杂。

赵鼎明口口声声说彭黯看重他赵期昌,可赵期昌越发觉得彭黯在给自己的学生赵凤翼铺路,方便赵凤翼将来执掌赵氏一族的基业。为什么?官场惯例罢了,赵凤翼这类当学生的发达后,按照惯例都是要扶植彭家后辈的。

官场上除了严家父子是父子之间传承权力外,其他多是师徒关系网为主,老师的权力传给学生,学生再扶植老师的子孙。

是的,赵期昌越发觉得彭黯、赵鼎明在给自己挖坑,他们目标都是一样的,为的是以后。一个为了培养学生给自家子弟铺路,一个纯粹就是为了自己亲儿子。

赵鼎明与赵期昌再怎么同堂兄弟,也是五服以外的兄弟了,只是因为分房不分家而产生名义上的堂兄弟关系罢了。

出了五服的兄弟,还要抢自己儿子未来家中话语权的兄弟,这种兄弟亲,还是儿子亲?

赵期昌已经感觉到了赵鼎明对他的防备,这也是他握着拨下的火铳没有列装分发的原因,他连赵家子弟都没列装,因为他防的就是赵家子弟!

其他家族子弟被改编中军时,赵期昌一句话下去,只要是隶属捕倭军这个编制内的军械乃至是军服、草鞋他都能扒走,唯独赵家子弟的,他无法下这个手。

再说,两人都是都指挥佥事职位,但赵鼎明借赵期昌的军功是游击将军掌控登莱两府诸卫所,只要过年后按资历在都司府内部排上去,怎么也要挂个掌某事的头衔。而赵期昌呢?因为年纪问题,仅仅只是一个守备罢了。

而且,朱应奎要调归中枢,赵期昌的靠山也没了;而赵鼎明的儿子是巡抚彭黯的学生,这个靠山因为师生关系的稳固性,与赵期昌、朱应奎这一组关系,是一样牢靠的!但巡抚的大腿,比朱应奎的更粗!更大!更硬!

赵鼎明升上去是赵期昌分出去的指挥军功,赵凤翼能拜彭黯为师是赵期昌点出的道路,一切都是赵期昌的手笔!

自酿的苦酒,赵期昌算是想明白了,只是静静看着赵鼎明,不表态。

赵鼎明垂下头,心中叹息,老三什么都好,就是太聪明,永远不会低头,也不在说什么。
sitemap